秉大医精诚,重视人文关怀;承岐黄仁术,践行救死扶伤
来源: 时间:2018-12-12 09:55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医疗技术的提高,忽视了对人文关怀及及服务态度的提升。12月4日,我院急诊重症医学部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人文医学服务理念提升讨论会”。在科主任杨冬梅主持下,会议围绕:“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什么?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的背景主要是通过观看《妙手情真》这部电影后的感想为基础,畅谈自己对于人文医学服务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服务理念决定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家顶级的医院可能技术一流,设备先进,可完成高精尖的手术,可发表众多的SCI论文,但是忽视了人文医学服务理念,忽视了人文关怀理念的医院往往是没有温度的。通过积极的讨论,急诊重症医学部的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医护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本身,更多的是医护人员对于病患的冷漠、冰冷的服务态度,傲慢的医学风气,面对医护一堆堆听不懂的医学术语,病患很难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的理念。我们行医的目的在于救死扶伤,但我们更应该在治疗疾病本身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文关怀。
电视剧《心术》曾这样描述医生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都知道很多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许多癌症终末期的患者他们更需要的是医生对他们的一句关心、一个微笑,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听他们诉说自己的不适,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面对病魔时不那么单薄,不那么孤无依靠,让他们知道我们医护人员始终和他们在一起,即使真的死亡来临,我们也能安详面对,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有技术、有温度的医院。医护人员最大的本领除了要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技能,更应该重视自己内在的修养,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病患愿意性命相托的好医生。
最后,医院运营总监肖茂明和医疗技术顾问沈春生主任教导道:“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是西方医学界著名的一句名言”,翻译过来说的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建设一所好医院依赖于每个医护人员的努力,只有人人都提高对人文医学服务理念的关注及重视,懂得持着温馨、和谐、有爱的服务理念,再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服务病患,才能使我们的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行医的道路上要始终记得:秉大医精诚,重视人文关怀;承岐黄仁术,践行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