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疫之路:历史上曾抵御了300余次瘟疫!
来源: 时间:2020-03-27 09:43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瘟疫,是中医学对传染病、流行病的总称。中医学认为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称为“疠气”、“毒气”、“戾气”、“异气”等。
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历史记载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流行疫病,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中医为世界带来“种痘预防传染病”的先进理念
在与传染病的角力中,中医所做的贡献造福全人类,其中尤以天花防治最为突出。
天花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由于中医很早就有“以毒攻毒”的免疫学思想,到宋代中医研究采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将患过天花病人的疱浆挑取出来,阴干后吹到健康人鼻孔中,接种上天花后就不再感染。
到明清,已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和几十种痘科专著。清代政府还设立“种痘局”,专门给百姓普及种痘,可称是全球最早的官方免疫机构。
晋朝葛洪的《肘后方》记载了“虏疮”(天花)、“狂犬咬”(狂犬病)等;其后的医书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霍乱、痢疾、肺结核等急性传染病及其辨证治疗办法都有明确记载。
除了以药物治疗传染病,古代中医还总结出隔离检疫、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未病先防”等经验,应对疫病的蔓延。
西汉史料载:“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这意味着当时政府为控制流行病而建立了公立的临时医院,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年就对传染病采取了隔离措施。
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从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灵感。在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急备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下找到了灵感,发现了青蒿素。疟疾仍然威胁着数亿人的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青蒿素的发现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中医药抗疫,作用不可替代
1956年(丙申年):石家庄爆发了流行乙型脑炎,西医控制不住,疫情越来越重。不得已周恩来总理请名中医蒲辅周把脉开方。蒲老结合运气学说,根据石家庄久晴无雨(属暑温)的气候情况,清热解毒养阴,以白虎汤,大见奇效,治愈率高达90%以上,疗效远超世界水平,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1958年(戊戌年):广州也流行乙型脑炎,国医大师邓铁涛针对暑热伏湿之证,同样用中药对证施治,疗效亦达90%,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同样挽救了上万人的生命,且完全无后遗症。
2003年(癸未年):非典爆发。北京用的是西医,但死亡率非常高,人心惶惶。而广州在邓铁涛老中医的指导下,用中医来治疗非典,并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零死亡率,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
2020年(庚子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通知中介绍的清肺排毒汤正是由中医经典方剂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为主组合而成。据统计,截至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
病从口入,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2020各种自然灾害,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面对疫情的同时,不得不反思,不能肆意妄为,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我们,应该把地球当成共同的家园,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和谐共存。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得更为明确:“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饮食,不吃野生动物,尤其要注意食品卫生,决不能进食不干净的食物。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不可食之。”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十分强调饮水卫生,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渗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必煮滚,停一时,候碱沉乃用之,否则气味皆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疫病的预防。
中医名医大家论新冠
刘清泉教授关键词: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刘清泉教授在武汉现场开中药方
刘清泉院长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湿瘟”范畴,病程缠绵,中医同道在选方用药时尤其需要谨慎,需要重点将本病的“湿毒化热”与“热毒夹湿”区别开。热毒夹湿证,用清热解毒加祛湿之法即可。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湿毒”为主,对于湿毒化热、湿毒蕴热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清热解毒,过早用上寒凉药物,必然会导致湿邪加重,会出现“冰伏”,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化湿为主、芳香化浊避秽、透表散邪、升降脾胃应当是辨证治疗的核心。
中医的思路很符合急危重症救治的特点——治疗不是必须把邪气赶走,而是把表里内外、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之间关系协调好,达到“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从六经辨证的形成到金元四大家在学术上的发展,再到温病学派中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学说的创立,任何一种对于中医学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辨证方法的确立,都是根源于急危重症的治疗。
张伯礼院士关键词:疫情过后也别遗忘了中医药!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张伯礼院士说了这样一段话——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疫情事后也别遗忘了中医药,照样要持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成长。”
中医药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已经传承延续了数千年,中医药在抗疫中是不是力挽狂澜、护国佑民,中西医结合是不是大大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湖北人民是最有发言权的!
仝小林院士关键词:中医药抗疫,欲中医自信须先文化自信
从牵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到拟定针对发热、疑似、轻型、普通型患者的通用方即中药协定方“武汉抗疫方(1号方)”在社区、方舱医院广为发放,从参与多家医院重症患者的会诊和讨论,到帮助多家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前线”的日日夜夜,仝小林格外忙碌。
《黄帝内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新冠肺炎当属“寒湿疫”,是感受嗜寒湿之疫毒而发病。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戾气”病因学说,这次戾气嗜寒湿,在武汉寒湿环境下容易集中暴发,但是遇到不同体质可有不同的转归。
面对任何一个新发突发传染病,首先要控制源头,而源头一定要从社区开始。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有效药物,一下子就能做出疫苗,在此期间中医可第一时间介入,通过望闻问切迅速摸清疾病的共性规律,找到核心病机,定出共性方子即通治方,第一时间就可在社区内用药,也可预防,意义重大,将来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服用中药通治方,高危人群可预防传染病,轻症不至于变成重症,重症不至于死亡,对传染病的治疗留出大的缓冲地带,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张忠德院长关键词: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形成治疗方案。
中医药在治疗轻症方面,主要体现在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我们发现,在病人退烧、减少咳嗽、咽喉痛、食欲不振、乏力方面改善得比较明显,见效比较快。
治疗重症方面,除了改善重症病人剧烈咳嗽、呼吸气促、胸闷、发烧外,在疾病的转归方面,减少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而且重症向普通病情转变的机率比较高。#p#副标题#e#
黄璐琦院士关键词: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干预。
从中医角度来看,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范畴,治疗方法上注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气,辟邪毒”。黄璐琦认为,在新冠肺炎感染早期,中医药治疗方法对集中隔离、症状上已经有明显体现的患者,能够缩短病程,减少重症发生率,真正把关口前移。
“此次疫情的防治工作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次生动实践。”在黄璐琦看来,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全流程的深度参与,与西医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作战是打赢此次疫情医疗救治的关键。
国医大师熊继柏关键词:这次的疫病我们应该把它的病邪性质确定为“温热浊毒”
熊继柏教授谈到,这次的新型病毒肺炎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发病迅速,传播很快,传染性极强。
第二个特点,所有的病人基本上是同样的主症,发热,咳嗽,然后气喘。而且病势发展很猛,一开始仅仅是发热,咳嗽甚至还兼有一些肠胃道的症状,然后迅速进入重症期,一到重症期就是高烧、暴喘甚至有呼吸衰竭,这是一个共同的症状特点。
第三个特点,发病季节是在去年也就是我们讲的己亥年,大雪、冬至之后,直到现在。
“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关键词:提高人体免疫力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介绍,从中医观点来看,人体感染病毒,为疫毒趁机入侵而发病;而内在因素则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于宅在家里的市民,王琦提醒:调神摄生、首贵静养,情绪平和减少恐慌和忧虑,饮食宜清淡,作息宜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都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推荐的防疫香囊配方
人民日报关键词:抗疫彰显中医中药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我们应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采取中西医结合为控制疫情贡献更多的力量。
编后语:最后,期待有一天,疫情早日控制,春天如约而至,枝头春满,所有医务人员都平安凯旋,山河无恙,人间皆安。